秋季爽凉 小儿谨防秋泻
秋风乍起,让饱受酷暑折磨的大人们终于松一口气。可是,一种相当厉害的小儿“杀手”——传染性幼儿急性小肠炎,却将魔爪悄悄伸向娇嫩的宝宝。专家特别提醒家长——
秋季是幼儿腹泻的好发季节,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的婴幼儿,更多见于1岁半以内的小婴儿。华北地区一般在9~12月份流行,所以称此病为“秋泻”。
跟“夏季腹泻”(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)的起因不同,“秋季腹泻”的元凶却是几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,其中外形似车轮的“轮状病毒”就是幼儿“秋泻”的主要病原体。
其发病也和普通“拉肚子”不同,发病急,起病即高烧、频吐和腹泻。每天腹泻可在十次以上。粪便呈蛋花汤状,一般无特殊腥臭味,颜色可分为黄色、浅黄色或深绿色,最典型的是白色便。
由于腹泻和呕吐,病儿常发生脱水,表现为少尿、无尿、口唇干、皮肤弹性差。这种病毒性腹泻常伴有咳嗽、咽喉红肿、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,甚至可引起中耳炎,是和一般性拉肚子明显不同的地方。
“秋泻”比菌痢严重,极易出现酸中毒、血压下降等症状,严重时可危及生命。每逢秋季,它都是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的重症之一,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。
预防办法:
首先要对已经发生“秋泻”的病儿实行隔离,防止流行。化验表明,患儿每克大便中可含有100亿个病毒!故患儿用过的所有物品(尿布、衣被、玩具、图书等)都应进行彻底清洗、消毒。
第二是提倡母乳喂养,这可以减少“秋泻”的发生。母乳中含有对抗腹泻病毒作用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,这些成分都是牛奶或其他乳制品所没有的;母乳中所含帮助婴儿消化的酶,亦可提高小儿的消化能力。
第三要循序得法地添加辅食,切不可突然加得种类过多或数量过大,造成宝宝消化系统的紊乱。
第四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喝生水、饭前便后要洗手、勤换衣服勤洗澡,把好“病从口入”关。
第五应多多晒太阳,注意喂养,防止发生营养不良、佝偻病,否则由于全身抵抗力下降,这类婴幼儿比健康的宝宝更容易患“秋泻”。
今日推荐
- [疾病养生] “恙虫叮咬”事件升级
- [疾病养生] 胸口疼痛不要急 易被夸
- [疾病养生] 学眼镜蛇运动 六种不花
- [疾病养生] 饭后“三鞠躬” 告别胃
- [疾病养生] 哈欠连连牙齿松动预示肾
- [疾病养生] 鼻出血怎么办?推荐处方
- [疾病养生] 烧心5大警报信号
- [疾病养生] 多吃玉米少吃海鲜 不做
- [疾病养生] 勿独居 12招秘诀让你远
- [疾病养生] 5个小偏方缓解牙痛立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