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极可静心 熏修正当时
太极静定心 熏修正当时
静,从字面来看,就是静止不动的意思;定在太极拳中,则是比静高一点的生命体验。如笔者所传承的内功太极拳,从起式开始,一招一术(术为内功心法)的转换过程,往往伴随着“心中一静”、“十字中心一静”、“心神一定”的要求。这些要求,初学者很难理解。
为什么难以理解因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,由于工作、生活、学习的压力,拘谨、紧张、忙碌似乎成了生命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,不可须臾离也。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,学练最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品质的太极拳,反而会不适应,不习惯;因为,心神已经静不下来、定不下来了。
太极拳虽然始终是在运动状态下演练的;然而,阴阳互孕、阴阳既济、动静一如才是太极拳的运动本质,没有了这些,太极拳的内涵和魅力就会丧失殆尽。
传统太极拳的价值,体现在拳法招式中,必然是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静、定,所谓的“意断形不停”、“移位不移点”——这里的本意就是形体虽然在运动中,则心神必须处于静定中。基于这样的认识,外国人才把太极拳称为“运动冥想”。
我们所倡导的太极拳(太极文化),静定法是必须进行的专项训练。这个训练过程,分三个阶段,每个阶段至少要持续1年以
第一阶段——金刚坐
金刚坐本来是中国古人日常读书、交谈时所形成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威仪姿势,是儒家特别推崇的生活习惯;只是,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”,这种坐姿,当代的中国人已经很少用了,也特别的不习惯了。
金刚坐很简单,共有两种坐法。
其一,先两腿并拢,小腿平铺在坐垫上,大腿和身体保持直立,随之,臀部坐在两小腿上。
其二,两小腿平行放着,一个脚背压另一个脚的脚心上,重叠在一起,进而坐在小腿及脚后跟处;坐下之后,身体往前趴一下,把臀泛开再坐下去,身体直起来后,腰往前送,然后涵胸(有一点意思就可以了,不要动形体,要收下颏,把精神领起来。中国道家虽然讲“根本大道不在坐”,但也认为“要从坐的形式来入道。”
金刚坐看起来很简单,但如果腿的“通透度”(通过武学训练,气血在身体里实现畅通无碍的一种境界,传统的太极拳、形意拳、八卦掌都强调实现这个功夫。)不够,采取这种坐姿不久,因身体压瘪小腿内血管的原因,腿会麻、会疼,这时,心里会很烦躁、安静不下来,甚至会产生不想坐下去的念头。如何应对再继续坚持一下(注意:一定要循序渐进)。
今日推荐
- [太极] 练习太极拳有哪些注意事
- [太极] 太极拳和气功有哪些区别
- [太极] 老年人练太极拳运动健身
- [太极] 怎么正确练太极降血压
- [太极] 浅谈太极拳养生保健秘密
- [太极] 老年人养生太极是首选
- [太极] 中国特有运动-太极拳 常
- [太极] 老人养生推荐 太极柔力
- [太极] 太极拳动作要领 一呼一
- [太极] 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练太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