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传承 太极养身论
摘要:文化传承 太极养身论 一,精神论 养精化气,养气化神,固根培本,养人身三宝,充人精神,发人智慧,使之,能为人所不能,能及人皆莫及,是谓太
二,筑基功法
修炼之法不可甚数,行、住、坐、卧,亦不拘一格,难尽其祥,今谨将静坐功法,阐述如下:
静坐前,宽放衣带,轻沉身心。务要使入坐时,身体平直端正,不受束缚,血脉自然流通无阻。扫除一切杂念,使心归意回。
盘膝而坐,盘坐前,端正身体,平放两腿,自然而坐,曲回右腿产于大腿之上,再收回左腿于右腿之上。左腿在外,成怀抱式。
右手大拇指捏定右手中指午字决;左手拇指进入右手内,捏定右手子字决。此名为“子午连环决”抱住右手,为负阳而抱阴(男左、女右)。放于脐下两大腿间。
虚灵顶劲,舌顶上腭,两目下观鼻准,不可紧闭。闭则神气昏;亦不可太睁,睁则神光外驰,不能归(舍)而无所作为。垂帘为妙,意在两目中间齐平处。
待心气适合后,含眼光、凝耳韵、调鼻息(用鼻呼吸)。初练时,使呼吸之气,深、细、长、匀、息息归根。(呼吸之气升降起落于丹田)
久之,神气归中,灵气上腾。两目之中,有灵光出现,常观之。丹经说:“心猿锁在橄榄树”是也。
常观之,五行之中,神气自然凝聚,倘能一念不起,久久,虚极静笃之时,真气发动,(无极必返,静极生动,丹田产生真阳真气,即:发热)虚室生白(灵光出现,由暗而明,由昏而白,又名:性光),经说:“垂帘明心守祖窍,见着性光是功夫”。意念伏降,性真纯静,此是炼己,炼心之功,又名筑基功。
(注:两眉中,印堂处,为祖窍。因真性,真灵在此出现,为仙道之源,故为“祖窍”)
上一篇:陈杨武孙吴 太极五大派 下一篇:太极拳有哪些常见功效
今日推荐
- [太极] 练习太极拳有哪些注意事
- [太极] 太极拳和气功有哪些区别
- [太极] 老年人练太极拳运动健身
- [太极] 怎么正确练太极降血压
- [太极] 浅谈太极拳养生保健秘密
- [太极] 老年人养生太极是首选
- [太极] 中国特有运动-太极拳 常
- [太极] 老人养生推荐 太极柔力
- [太极] 太极拳动作要领 一呼一
- [太极] 在什么情况下适合练太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