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事后的眼光可以看出,战争引发的性恐慌是被极大地夸大了。那些对由轻佻女子或荡妇引出的种种危险喋喋不休的人,不过是在以老套的厌女者的策略--将其国家的衰退完全归罪于妇女的参与,对种种社会失序现象作出反应而已。事实的真相是,每个国家的妇女组织都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时工作中。就德国妇女联合会(theLeagueofWomensassociations)而言,在国家主义方面,与英国的潘克赫斯特夫人(MrsPankhurst)潘克赫斯特夫人(1858-1928),著名的英国女权主义者,从事斗争40年,曾被政府投入监狱,去世时终于使英国妇女获得完全平等的选举权。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,出于国家利益,曾一度放弃民权运动。--译注领导的女权运动并无二致。妇女的战时工作给一些同时期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同时也令另外一些人感到震惊,但它代表了一种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持续变化,这种变化可以回溯到此前的10年。许多作坊和工厂从世纪早期就开始雇佣大量女性劳力,事实上,在法国,战争使女性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到达顶峰。在德国,女性劳力的雇佣数量没有明显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变化。
认为这种变动的社会范式存在破坏道德的危险,实属一种由来已久的指责。像瓦尔特·希普(WalterHeape)这样的反女权主义者,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就曾警告:"妇女的觉醒"将使某些人试图打碎"自然的铁镣"。性道德在战时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变化。有关"战争婴儿"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议论均被大大地夸大了。在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,美国和法国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;在诸如英国和德国之类的国家中,1870年之后,这一下降现象已受到关注,赞成提高人口出生率的人首先是指责妇女应对此负责。"逃避生儿育女职责的妇女,"美国总统西奥多·罗斯福(TheodoreRoosevelt)宣称,"等于是放下手中枪逃跑的士兵。"